土壤修复的工作原理
土壤修复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污染的土壤通过传送带送入设备中,用添加了特殊表面活性剂的纯净水清洗,离心脱水后将清洗过的土壤放回原位,土壤的湿度只比原来略高。
设备的处理能力与土壤的性质有关,砂含量高的比砂含量低的更容易处理。但无论是哪种土壤,土壤修复的日处理能力至少在200吨以上,土壤中可处理的污染物范围很广,包括石化污染物、重金属等。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累积性、不可逆性和难治性等特点。所采用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物理技术,主要包括:去土、翻土、换土、清除表土;电化学方法;浸出法;热处理方法等。
(1)淋洗法是用清水或含有能提高重金属溶解度的试剂的溶液淋洗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方法,使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的重金属直接溶解或形成络合物溶解,收集淋洗液通过一些方法回收重金属循环使用。
(2)电化学方法的原理是将电极插入水饱和的土壤中,然后施加低强度直流电。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自由金属离子定向运动,在电极上沉淀,从而去除重金属。
(3)清除土壤、翻土、换土、清除表土的方法主要是用干净的土壤代替全部或部分污染土壤,或者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覆盖一层干净的土壤。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更换或去除比栽培层大20厘米的土层,因此在其土壤上种植作物可以有效降低作物中的污染物含量。它具有成本低、稳定的优点,但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